听力障碍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听障妈妈很无助,5岁儿子的一对助听器,价
TUhjnbcbe - 2025/6/24 11:19:00

浙江24小时-钱江晚报记者杨茜文/摄

昨天(11月29日)傍晚,钱江晚报热线接到了一个来自患有听力障碍妈妈的求助:

我是一个单亲妈妈,5岁的孩子也是聋哑人,佩戴助听器。11月12日,医院看病,丢失了一只助听器,只能在家人的支持下重新买了一只。11月29日去儿保复查,一对助听器都丢失了。我实在没有能力再给孩子购买了。能请你们帮我登一下报纸,看看谁能捡到,可以还给我。

当晚,钱江晚报记者联系上了这位妈妈。电话那头,有些口齿不清。她说,为了这件事,她已经失眠了。“先天性听力障碍,已经让孩子有点自卑。现在连那么贵的助听器也丢了,他的世界再次没有了声音,我怕他放弃自己。”

这是一个妈妈为改变儿子命运而努力的故事。

夫妻俩都是听力障碍

儿子出生,也对响声没有回应

11月30日中午,见到范艳(化名),一身灰色打扮,有点憔悴。她的左耳佩戴着助听器。

一见面,她就打招呼:“不好意思,给你添麻烦了。”

她翻着手机,找出早上刚给儿子拍的视频。一个清秀的男孩,正哇哇大哭,“你把我的小耳朵弄丢了”,嚷着不想去上幼儿园。“在家里,听不到也就算了,但是到了幼儿园,老师和同学都没法跟他交流,所以他很抵触。”她一边说着,一边盯着手机屏幕。

儿子叫孟孟,5岁,先天性听力障碍,最低能听到70多分贝的声音(正常人是25分贝)。

儿子的到来是意外,却也是上天给她最好的礼物。

范艳,31岁,杭州人,父母都是聋哑人,所以她也有听力障碍。因为不想给别人造成负担,所以她从来没有想过结婚生子。拗不过母亲一直唠叨,她和一个比自己大15岁的男人领了证,还生了娃。丈夫也有听力障碍。

“本来想和老天搏一搏,希望能生一个健康的宝宝。没想到,终究逃不过。”范艳叹息着。孩子出生后,她差一点患上抑郁症,每天都在孩子耳朵边发出响声,孟孟没有给她一点回应,甚至反应很迟缓。

毕竟怀胎十月亲生的娃,范艳最终接受了。

她倾尽所有,想要给儿子最好的。

一对助听器四万多

花费所有积蓄看到希望

一个聋哑家庭的收入是非常有限的。

高中毕业之后,范艳就踏入社会,从事服务行业,大部分时间在超市工作,医院做过护工。最高工资每个月元。她省吃俭用,加上各种补贴,自己也存了十几万。“我已经有好多年没有买过新衣服了,这一身还是一个好心的老师送给我穿的,这个包也是她女儿淘汰了给我的,挺好的,很结实。”

生了孟孟之后,范艳没有再工作,存款也慢慢见底。

听不见,就佩戴助听器。范艳花了4万多元,给儿子配了一对。“我小时候戴过便宜的,杂音特别多不说,听力越来越糟糕。所以一分价钱一分货,我要给他好的。”由于年纪太小,很抗拒有异物,孟孟2岁才开始佩戴助听器,才开始慢慢学着说话。

做过智力测试、心理辅导,孟孟智商正常,也没有自闭,却有些社交障碍,不愿意交流。范艳眼睛眨都不眨,给他报了各种课程,有感统课程,有早教,有英语,还有语言康复,便宜的多元一节课,贵的多元一节课。“所有的花费都是值得的,因为我看得到,他每天都在进步,能够越来越流利的表达,能够和同学们坐在一起看书,这些在其他妈妈眼里不算什么,但是我看到的是希望。”

丢了一只助听器

家人资助买了一只却又丢了一对

因为各种原因,目前范艳和丈夫处在分居状态。她自己带着孟孟,住在娘家,丈夫每个月补贴0多元给她。

但是自己搞不定的,也会求助婆家。

比如说,11月11日晚上,孟孟发烧到39℃。第二天烧还没退,范艳就叫上婆婆,帮忙一起医院。“我婆婆是正常人,和医生交流起来也方便。”

婆婆抱着孟孟,范艳到处跑,拿单子、缴费。量体温的时候,范艳把孟孟左耳的助听器取了下来,印象中后来是戴回去了。可是,等抽血报告的时候,发现那只助听器不见了。这下急了,范艳每个楼层都找了,两三个小时之后一无所获。

“能怎么办?只能再配一个,可是钱在哪里?”范艳发愁,自己身上也就几千元了。婆婆不忍心,支付了费用,花了元买了一只助听器。

范艳告诉自己,一定要小心,不能再掉了。如果掉了,真的就没有办法了。

11月29日,范艳叫上丈夫,带着孟孟去浙江大医院滨江院区去复查。范艳这次长了个心眼,将两只助听器都装进小盒子,收在包里。可是,一来二去地拿东西……回到家,小盒子不见了!

当天晚上,医院,一遍遍地找。

无力承担购买费用

只盼好心人捡到归还

很多时候,范艳都觉得自己不是一个称职的妈妈。

孟孟不同于其他孩子,他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太安静了。如果他哭,自己会把头埋在抽屉里自己哭,也不说原因。往往这个时候,范艳就觉得很难过。她觉得,自己再苦,也不能苦了孩子。

“可是现实就是这么残酷。之前丢了一只助听器的时候,有课程要续费。但想想我还是觉得助听器重要,还是买了。”范艳自己已经感冒了20多天了,不停咳嗽,一直都没去看过医生。

范艳并没有望子成龙,她希望尽自己的力量,让孟孟能够像其他孩子一样正常交流,能够立足于这个社会。“本来孩子就自卑,如果听不到了,我怕他跟不上,自己容易放弃。”

医院,范艳都留了联系方式给服务台,一直没有人打电话过来。重新购买一对,实在无力支付,不能再伸手向老人要钱了,本身也没什么钱。范艳的想法很简单,希望捡到的人能够还回来。“这个东西,正常人是不需要的。就怕有些人不懂,以为是玩具扔掉就太可惜了。”

经过多方联系,传来好消息,浙江康复医疗中心在了解了孟孟的情况之后,表示如果实在找不到了,愿意提供帮助。

钱江晚报记者将继续

1
查看完整版本: 听障妈妈很无助,5岁儿子的一对助听器,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