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力障碍病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城市防噪科技先行 [复制链接]

1#

国内噪声污染呈现出新的特点:原来比较突出的工业噪声和建筑施工噪声污染源让位于社会生活噪声和交通噪声。

《瞭望东方周刊》特约撰稿王洋编辑覃柳笛

长春市市政维护工人凌晨在长春市西部快速路上进行隔音带清洗养护作业(许畅/摄)

向往安静,希望通过“安静”提振身心,增加幸福感,是当下都市人群的普遍需求。为了实现“我想静静”,人们去寺院静修,去山林徒步,花重金体验“盐水浮力池”,降噪耳机更不是什么稀罕物。

事实上,噪声污染已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现代社会四大环境污染之一,因噪声具有特殊性,噪声污染又被称为“看不见的污染”。

噪声会对人体产生哪些损害?城市对于噪声防治有何新办法?

噪声污染新特点

最近,西部某省一小区里的业主因为噪声闹心。离小区不远的地方有一条铁路线,火车经过特别频繁,刺耳的鸣笛声让他们难以忍受,已经严重影响到生活。

在事业单位工作的汤先生表示,他上班是朝九晚五,作息时间本来很规律,可自从搬入这个小区就睡不好觉;年近八旬的李奶奶每天晚上10点上床休息,她的苦恼是一旦被火车鸣笛声惊醒,心脏就“突突”跳个不停,再难入眠;和他们相比,即将分娩的林女士还多了一份担忧:铁道离小区配套的幼儿园很近,将来小孩会不会受影响?

汤先生的期望是:能否像同市另一小区那样处理火车鸣笛的问题?年,该小区业主投诉火车夜间鸣笛对生活造成影响。根据我国铁路部门相关规定,火车在途经进站信号机前必须鸣笛。经区政府调查小组走访了解,小区正好位于信号机附近。

对此,区政府多次和铁路部门协商。而后,相关部门在经过居民区的铁路沿线安装隔音设施,使得小区居民受火车鸣笛影响的问题得到了缓解。

放眼全国,上述两个小区发生的事情并非偶然,虽然城市声环境质量近年来有所改善,但与居民的要求尚有距离。高音喇叭叫卖、摩托车炸街、汽车鸣笛、人声喧闹、装修噪声、广场舞噪声……无一不侵扰着人们耳根的清静。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研究员田静告诉《瞭望东方周刊》,伴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特别是城镇化的发展,国内噪声污染也呈现出新的特点:原来更为突出的工业噪声和建筑施工噪声污染源让位于社会生活噪声和交通噪声;城市人口密度增长迅速,机动车保有量不断上升,物流运输日新月异,都带来了新的噪声污染;城市功能区声环境质量总体向好,但康复疗养区、居住文教区和道路交通干线两侧区域夜间的噪声污染凸显,夜间达标率持续偏低。

年6月17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年中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报告》。报告披露,年,生态环境部门“全国生态环境信访投诉举报管理平台”共接到公众举报44.1万件。其中,噪声扰民问题占全部举报的41.2%,排各环境污染要素的第2位。

在全国省辖县级市和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生态环境、公安、住房和城乡建设等部门合计受理的约.8万件环境噪声投诉举报中,社会生活噪声投诉举报最多,占53.7%;建筑施工噪声次之,占34.2%;工业噪声占8.4%;交通运输噪声占3.7%。

噪声有损身心健康

噪声不仅使人心烦,更是对健康有实打实的损害。

在世界卫生组织联手欧盟合作研究中心发布的《噪声污染造成的疾病负担》中,噪声污染是仅次于空气污染的第二大环境风险因素。这份报告第一次明确了噪声对健康的威胁。

噪声对人体最直接的影响发生在听觉系统。

进入强噪声环境一段时间后,人会感到双耳难受,甚至出现头痛。到安静的场所休息一会儿,听力就会逐渐恢复正常。这种现象叫做“暂时性听阈偏移”,又称“听觉疲劳”。

长期处在强噪声环境下,听觉疲劳不能得到及时恢复,将形成“永久性听阈偏移”,又称“噪声性耳聋”,主要表现为耳鸣、高频听力丧失,甚至出现不可逆的听力损伤和耳聋。

高强度噪声使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失调,条件反射异常,出现头晕、头痛、耳鸣、多梦等症状,并对心理产生一种压制,引起明显的情绪障碍,紧张、烦恼、抑郁、愤怒、疲劳、困惑等明显增高,甚至引发睡眠障碍。

噪声对内脏植物神经功能的影响还表现在胃肠功能紊乱,导致消化腺分泌减少,胃肠道蠕动减弱,括约肌收缩,使胃排空延迟,造成食欲不振、恶心、反酸、胃部疼痛、胃溃疡等。

长期接触噪声,可引起呼吸系统损害,导致咳嗽、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等,并累及内分泌系统,使肾上腺机能亢进,影响新陈代谢,引起血清中胆固醇、甘油三脂、血压的升高。噪声还会引起女性月经紊乱、排卵机能紊乱,造成早产、流产、新生儿低体重等。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张金良结合生活实际做了举例说明:70-80分贝已属于嘈杂环境,医院大厅里人声鼎沸、广播声音不断,长期处于其中,会对神经系统造成影响;大型载重卡车在嘈杂的大马路上快速驶过,大约是90-分贝,此时听力开始受损;分贝以上,诸如电锯作业、飞机引擎发动,会使人难以忍受,此时开始出现暂时性耳聋,如不尽快停止,可能出现永久性耳聋。

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中心防聋办主任黄丽辉表示,对于噪声性听力损害,预防最为关键。应提高爱耳护耳意识,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