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力障碍病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警惕孩子说话晚,语言能力差,有可能是听 [复制链接]

1#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平安医院 http://www.pfzhiliao.com/

有人爱听甜言蜜语,有人想要逆耳忠言,有人倾心交响古典,有人欣赏摇滚民谣。世界上的声音何止千千万,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听的东西。也许这种喜欢不是耳朵而是大脑决定的,但作为接收声音的器官——耳朵的健康是谁也离不开的。

但有一部分人就没那么好的运气了,他们或是生来就有听力障碍,或是因为疾病外伤导致鼓膜受损,还有一部分人则是因为用耳不当造成听力损伤。无论是哪种原因,听力障碍成为了如今发达的医学条件下高发的一种问题。

听力障碍的发生会带来什么?首先是听不清或听不见外界声音,导致“六识”的眼耳鼻舌身意少了一项。其次便是语言能力的缺失,使得听障人群和他人的交流受到阻碍。第三点,则是继发产生的心理和人格的变化,孤僻、自卑、悲观等情绪接踵而至。

听力障碍会影响孩子的啥?

首先说,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和听力密切相关,听觉器官承担着接收语言信息输入的功能。语言的产生和听觉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从早期智人通过不同的吼叫声传递信息,到后来语言被发明出来,其实也是传递信息的一种最有效手段。

为何电话的发明是跨时代的?因为远距离的语言对话要比起码邮寄好几天的写在信纸的文字有效得多,而听力的缺失无疑是一种倒退。听力不存在了,与人沟通的方式就要原始得多,也要低效得多。

从出生后开始,婴儿逐渐学会说话的过程,其实就是外界语言信息不断通过耳朵进入大脑,然后进行分析、储存的过程。不要忘了,人类学习任何一项技能都是依赖的模仿能力,语言也是如此。没有了语言的输入,可以模仿的对象也就消失不见了。

其次,是婴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认知是一种抽象的心理过程,是人脑加工、储存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和具体事物的联系异常紧密。如果听力障碍发生,抽象语言和具象事物便无法联系到一起,孩子对世界和自身的认知也会受限。

第三点,便是心理和人格的变化。听力障碍人群多半比较多疑,也较为自卑。当他们听不清别人说话时,很可能下意识地认为对方是在谈论自己,这让他们很难相信别人。在和同龄人的交往过程中,他们也会将自己置于弱者的位置,敏感的他们因此自卑起来。

想要杜绝坏结果就要从语言康复入手

我们先要确定一个观念:听力障碍是分等级的,我们常说的“聋子”已经算是极重度听力障碍了。在极重度之前,还有轻、中、重三个听力损失级别。一般来说,除了轻度和部分中度听力障碍之外,其余的患儿都要佩戴助听器或植入人工耳蜗。

有一说一,轻度和部分中度听力障碍虽然不严重,只要进行药物治疗加上一定的家庭训练即可,但及早发现是最为困难的环节。虽然新生儿听力筛查帮了大忙,但仍有一部分听障儿童是无法检测出来的。

这一部分儿童的听力障碍因为语言发育特点的干扰而被家长彻底忽视,等到语言发育进行到一定阶段,也就是孩子的词汇量大幅增长时,父母可能才会发现不对劲的地方。但是这个时候的孩子就已经需要专业人士的干预来进行语言矫正了。

语言矫正现在还是个冷门行业,除了有语言障碍儿童的家庭,很少有人知道这么一个行业的存在,然而它对于听力障碍儿童的语言康复有着决定性作用。听力障碍儿童在语言方面表现出最多的症状是构音障碍和语言发育迟缓,这两个问题都是一般家庭无法自行解决的。

听力障碍的特殊性就在于它是两种甚至两种以上语言障碍类型的结合,发音不准的构音障碍相对来说比较好解决,但语言发育迟缓的解决就困难多了。语言发育迟缓不止是表达层面的问题,还是理解层面的问题,这也是听障导致的认知能力不足带来的。

另外,听力障碍的语言矫正工作其实和家长受教育程度的高低关系不大,即使两口子都是博士生毕业也会对孩子的问题束手无策。俗话说隔行如隔山,专业问题还是交由专业人士去办为妙。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